喝奶茶、玩潮玩、买黄金,这条新消费主线,让沉寂已久、半死不活的市场,透出一种“死了又没死透”的魔幻感。我这按捺不住的嘴啊,又想出来胡喷几句了。喷得好不好,赞叹随意!
今天就一个主题:这逐渐回魂的新消费,凭什么能用一套和几年前截然不同的定义,杀回主流商业视野?为什么我笃信这回是真·新消费的崛起,而且是一波能持续二十年的大浪潮?
1、真·新消费的脊梁:情绪品牌力(五级能量跃迁)
还记得2021年那波资本催熟的新消费泡沫吗?有人给新消费贴标签:新流量、新技术、新审美、新制造。听着工整漂亮?可惜,全是无用的定义。
生产思想或文字,终极目标就一个:拿来即用,无需解释!上面那些定义,听着高大上,实则无法用于实战。气势磅礴的排比背后,是思想的懒惰。
经过几年市场的毒打与进化,作者提炼出真·新消费区别于传统消费的三大核心特征。符合这三条的,才是真·新消费,才有资格享受未来资本对消费价值的重估红利。不符合的?不过是传统消费的落日余晖。
第一大特征,也是核心引擎:情绪品牌力!
情绪品牌力的高低,对应着驱动人类的五层正向能量,层层递进:
能量层级一:多巴胺刺激的廉价快感(奶头乐经济)
本质:最原始的激素刺激,刺激-反应模式。靠改变体内激素(如糖分刺激血清素)带来短时快乐。
代表: 奶茶、肥宅快乐水等“快乐水”。它们贩卖的不是食品,是即时满足的情绪“创可贴”。
特征:供给大、价格低、起效快,是应对临时情绪困境的速效药,但治标不治本。奶茶,就是现代人的情绪急救箱,瞬间烦恼溶解剂。我更愿称它们为“新型快乐业”。
能量层级二:竞赛机制的智力愉悦
本质:让用户“以为”自己主导了快乐,通过有序参与获得成就感,摆脱纯金钱交易的肤浅。
代表:盲盒(核心是摇盒策略、稀缺审美带来的智力优越感)、与之类比的是钓鱼,我称之为大自然的盲盒。
洞见:人性本贱,单纯给予换不来真爱!让用户付出(金钱+智力/策略),他们才觉得产品值钱!顾客不是需要跪舔的上帝,而是需要平视的、有血有肉的人。一味讨好、无脑满足的时代,结束了!尊重人性,而非幻想神性。
能量层级三:制造小众稀缺的优越感
本质:让用户感觉自己是被品牌“翻牌子”的幸运儿,享受独一无二的偏爱。
代表:限量发售、稀缺原料、盲盒隐藏款。核心逻辑如《查理和巧克力工厂》的金券哄抢。
真相:人们渴望的不是泛滥的爱,是独一无二的偏爱!被偏爱的才有恃无恐。用户与品牌的关系,本质是渴望被特殊对待。
能量层级四:肉身在场的群体共振
本质:反“虚拟”之道而行,追求线下即时、群体性的情绪张力与共鸣。
代表:演唱会、Livehouse、特色酒吧、沉浸式Spa、社交型运动(如台球)。
趋势:虚拟世界越膨胀,肉身在场越珍贵!在手机里泡久了,必然催生“反手机快乐”的族群。世界是个钟摆,A面极致,必向B面回摆。现场体验的快乐,将成为新消费主战场。
能量层级五:被深度理解与看见的灵魂共鸣
本质:情绪价值的皇冠!品牌如宗教,用户购买的是信仰、是认同、是“被当人看”的尊严。
代表:胖东来(用户至上的真诚)、某些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/文化品牌、具有强大精神感召力的创始人品牌。
终极奥义:产品卖什么已不重要,用户买的是灵魂投射的“信仰力”!*用户要的很简单:被当作一个真实、完整的人对待,而非被贴上“韭菜”、“画像”等冰冷标签。品牌的终极战场,是精神能量的高地。这种被深刻理解和看见的快乐,是前四层无法企及的。
2、真·新消费的灵魂:品牌人格IP化(从冰冷LOGO到鲜活的人)
真·新消费品牌灵魂在于它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“人格体”,而非冰冷的商标。短视频时代,人们记住“人”远易过记住“品牌”。企业家IP之于公司,就是将抽象的公司精神具象化、肉身化。
枯燥的品牌故事已死,鲜活的人味当道!新生代消费者关心:谁在做?是个什么样的人?品牌人格化IP的重要性前所未有。人们不再为冰冷的符号买单,而为具体的人、真实的故事和价值观买单。
当然,这也带来风险:人就有情绪,就可能翻车。创始人一句话,粉丝瞬间转黑。
很多人混淆概念:品牌IP化 ≠ 产品IP化 ≠ 创始人IP化。这是三位一体,又各有侧重。
产品IP化:是基础,包含超级符号(视觉锤/可感知符号)。
购买理由金句(如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)。
传播工业化(创意可标准化、重复化、产品化、媒体化)。
营销创意的工业化,不等于平庸化,而是让好创意成为可复用的战略资产。
品牌人格IP化(核心):这是更高维度的存在,是品牌整体散发的气质与价值观。
企业家人格IP化(关键且高危):这是最难的一步!最大的阻碍是创始人“偶像包袱”与本真自我的撕裂。
把创始人IP理解为“角色扮演”?大错特错!压抑本我去表演,终会露馅,反噬品牌。
创始人IP化的本质,是创始人接纳真实、甚至平庸的自我,与公众坦诚相见。 它不是表演,是真实人格的放大与连接。
给大家一个创始人IP人格定位公式(12原型):
1. 英雄:勇气改变世界。(奋斗/突破/使命感)
2. 颠覆者:打破规则,挑战权威。(反传统/自由/变革)
3. 智者:思想启迪,追求真理。(知识/洞察/可信赖)
4. 关怀者:利他奉献,守护他人。(同理心/责任/温暖)
5. 创造者:想象力构建新世界。(创新/艺术感/极致)
6. 探索者:永不止步拓边界。(自由/冒险/突破极限)
7. 普通人:代表大众的朴实奋斗者。(真实/亲和/接地气) -任正非(寒冬论)
8. 小丑:幽默解构严肃。(娱乐/颠覆/玩世不恭)
9. 情人:创造美好与联结。(美感/愉悦/亲密感)
10. 统治者:掌控秩序,建立权威。(权力/稳定/领导力)
11. 魔术师:化愿景为现实的造梦者。(颠覆认知/变革/神秘感)
12. 天真者:纯粹初心守美好。(乐观/理想主义/信任)
如何选?核心公式,有以下几个匹配
匹配真实基因:人格必须与创始人本性、企业价值观一致!(如医疗教育选“关怀者”)
对标用户需求::Z世代爱“颠覆者”“小丑”;高端商务认“智者”“统治者”。
差异化竞争:巨头林立时,“普通人”或“天真者”更能引发共鸣。
人格化IP落地公式:
创始人IP = 真实人格原型 × 强符号 × 持续性叙事
符号:马斯克的火箭(英雄)。
叙事:任正非的“寒冬论”(统治者),俞敏洪的《我曾走在崩溃边缘》(普通人)。
掌握此道,创始人方能从“商业角色”升维为“文化符号”!
3、真·新消费的根基:用户主权与养成系品牌
说个扎心的事实:中国消费者,其实挺憋屈的。
为什么?传统消费时代,选择权极其有限!媒介霸权时代,消费者买什么,是媒体和渠道替你决定的!传统商超等垄断渠道,掌控着商品的生杀大权。消费者想买啥?不重要!媒体让你看啥广告,渠道给你摆啥货,你就只能选啥。
广告靠嗓门大就行,用户反馈?可以忽略!悲哀的是,今天很多品牌逻辑依旧如此。公关?不重要,反正不需要和用户真正沟通。
如果还是老一套——闭门造车、狂轰广告、猜算法漏洞——那你不过是个困在系统里、和机器对抗的“传统品牌”,永远逃不出电商低价内卷的血海!
品牌必须要平权,必须要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手上。但是挺悲哀的事情是,某些算法与社交媒体合谋,依靠大批量制造噪音,或者所谓的种草影响控制消费者心智,这个做法依然是传统消费品牌的做法。
但是真正的新消费品牌的做法不应该是这样的,也不能是这样的。
把消费者的自主意识,自我意识归还给他们,让他们自己选择需要什么样的内容,什么样的代言人,什么样的内容。
实话说这一部分内容,我是有点理想化的,有点想象化的。我甚至设想会不会有用户委员会,会不会有用户进入公司股东大会,真正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平衡体系,作为一种关键博弈力量,品牌才能成为一种完整的新消费品牌。
当然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,比如用户对品牌情绪的影响,比如用户对共管的影响,比如用户就像养成系,参与产品的开发。
我希望可以更进一步,让用户真正成为产品能不能做出来选择的关键一步,用户平权或者用户主权,才是新消费品牌的关键一步。
如果还是传统生产机制,做出产品影响心智,猜测算法,不过还是一批和机器对抗,困在算法里的品牌,就不足以摆脱电商的低价内卷。
能跳出低价内卷的真·新消费品牌,必然手握三大核心资产:用户资产(信任与关系)、品牌IP资产(人格与价值)、情绪品牌资产(共鸣与信仰)。缺一不可!
0512-36606275
17768080505
CDG-Marketing@chinadatagrou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