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09年,双十一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,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电商购物节已陪伴消费者走过了十六个年头。
据星图数据发布,今年双十一,综合电商平台销售额累计达16191亿元,同比增长12.3%。从销售额排名来看:天猫第一,京东第二,抖音第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即时零售销售总额已达670亿元,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美团、淘宝闪购、京东秒送。
01、部分平台双十一数据发布
淘宝
淘宝天猫开卖首小时,80个品牌成交破亿,超3万个品牌成交额实现翻倍。近1.9万个品牌在首小时的成交额就已超过去年全天,显示出大促初期消费动能的集中释放。
会员方面,淘宝88VIP会员贡献了70%以上的成交额,会员用户数同比增长24%,规模已达5300万。这一系列数据表明,淘系正从“全场低价”转向“高价值用户运营”。
京东
京东平台,双十一期间平台成交额再创新高,下单用户数增长40%,订单量增长近60%。
带电商品依然是京东的传统优势品类,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。其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.7%,除传统优势品类外,平台日用百货同比增速达36%,服饰品类同比增速达30%。
首次参与“双十一”的京东外卖、酒旅等业务也交上成绩单:平台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“双十一”期间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,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、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.3倍。
抖音电商
2025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抖音电商平台有6.7万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,超过10万商家通过直播实现销售额翻倍。
商家商品爆款不断涌现,6.7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,销售额破亿元单品数同比增长129%;好内容直播带货成主流,销售额破千万元的店铺直播间数同比增长53%,超10万个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翻倍。
美团闪购
美团闪购双十一期间,成交额、下单用户数、人均消费金额均创新高,超800个品牌、400个品类销量同比翻倍,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30%。
闪电仓交易额整体翻倍增长,线下百万门店参与双十一。美妆个护类闪电仓交易额年同比增长翻倍,母婴玩具类闪电仓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近3倍,3C家电闪电仓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超4倍,酒饮类闪电仓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超3倍。
02、行业趋势转变
2025年的双十一再次印证了中国电商行业的深度转型,平台的竞争焦点已从昔日的数字狂欢,转向了健康、可持续指标的较量。总体来讲,呈现出以下几大关键趋势。
去GMV化
今年,主要电商平台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:天猫、京东、抖音等平台发布数据时,不再公布总交易额(GMV)。这标志着电商行业彻底告别了“规模至上”的粗放式经营。
取而代之的是,平台开始强调能体现经营健康度与用户质量的结构性指标。例如,京东着重提及下单用户数增长,天猫则突出其88VIP会员数增长。
即时零售成为最大黑马
星图数据显示,即时零售赛道销售额高达670亿元,同比激增138.4%,增速远超综合电商平台。
即时零售的增长逻辑核心在于用高频消费带动低频购物,为平台引流。例如,淘宝闪购通过外卖服务吸引来的新用户,在双十一期间产生的电商订单数已突破1亿。
同时,消费者在即时零售渠道的购买品类向“全品类、高单价” 的特点倾斜。以美团闪购为例,数据显示,手机、白酒、运动相机等高单价商品销量同比翻倍。
品牌扶持与会员经济协同发展
一方面,平台策略性地将资源向头部及优质品牌倾斜,以优化供给生态。 天猫在2025年明确提出“扶持优质原创品牌商家”的策略;抖音电商双十一扶持商家稳增长,10月份为商家节约成本超33亿元,平台通过降低运费险、减免佣金等,持续为商家减负增收。
另一方面,会员体系成为锁定高价值、高复购用户的关键。天猫的88VIP会员会员规模已达5300万,年消费金额是非会员的9倍。美团闪黑金、黑钻用户交易额高于普通会员近2倍。
技术驱动体验与效率革命
人工智能(AI) 在今年双十一实现了全面落地,正式从幕后工具走向台前应用,在消费体验和运营效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淘宝推出“AI万能搜”和“AI帮我挑”,帮助用户在需求模糊时也能精准找到商品。
京东的JoyAI大模型在超过1800个场景中应用,双十一期间的调用量较618增长3.2倍,并孵化了超3万个“数字员工”以提升运营效率。
同时,AI还赋能直播带货,京东数字人直播服务了超4万家品牌商,累计带动GMV超23亿元。
小结:2025年的双十一,从消费者角度来看,促销周期拉得更长,但人们的消费更加理性。同时,电商平台对于双十一销售情况的宣发侧重点以“价值创造”取代“规模扩张”,也宣告着从“流量时代”向“存量时代”彻底转变。
在此背景之下,电商平台的底层竞争更加强调回归商业本质:如何用更高效的技术、更极致的体验和更真诚的价值,去服务好每一个具体的、真实的“人”?这场静默的转型,其意义远大于过往任何一次数字的狂欢。
0512-36606275
17768080505
CDG-Marketing@chinadatagroup.com